畢業(yè)季特輯:水往低處流,人東南西北到處走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20
畢業(yè)季特輯:水往低處流,人東南西北到處走
“當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時,你會做什么?”《末日松茸》開篇寫道,“我會去散步。若是幸運,我會發(fā)現(xiàn)蘑菇。蘑菇會將我拉回自己的感覺中……提醒我恰巧在那里逗留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。于是我了然于心,盡管置身于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里仍有樂趣可尋。”
瑞士作家羅伯特·瓦爾澤也在《散步》中寫下:“沒有散步,沒有與此相連的自然觀,沒有那些在散步中才能得到的靈感和思想,那么我就會感到自己腦子里空空如也,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。”
“不確定的生活”——盡管這個說法已不再流行,但當下的我們仍面臨著這樣的境況,特別是當我們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時,總是更加脆弱,也更容易陷入深深的焦慮、迷茫中難以自拔。在今天,相較于如何更快地適應環(huán)境,我們似乎更難應對環(huán)境本身的快速變動。
然而,散步卻提供了一種答案——或者說,這些前行者早已為我們指明了一個在動蕩現(xiàn)實中錨定存在的方式。在行走中,人會跳出自我的、狹隘的視角,以最原始的方式置身環(huán)境,與其展開立體而豐富的對話。
身體的移動能夠帶動思緒流淌,通過對外部世界的觀察總能更輕易地觸發(fā)內在回響。即便世界瞬息萬變,我們仍需保持置身其中的勇氣與行動的魄力。
畢業(yè)季來臨,在邁入人生新階段之際,讓我們聚焦“行走”,看一個人如何借由不斷的行走、觀察與思考,在與環(huán)境的互動中獲取新的認知,打開一個嶄新的自我。
01.
《意外的旅程》系列
評論人次:2000+
“然而,這些偶遇塑造了我,令我總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,隨時可能滑入的偏狹,更一次又一次地確認,一種恒久的不安是所有力量的源泉。”
《從黑河到騰沖》
作者:許知遠
出版社:云南人民出版社
出版年:2024-2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作者沿黑河-騰沖線橫穿中國,在游歷中重新審視當下中國社會的真實切片。在旅程中,作者尋訪了賈樟柯、余華、陳丹青等文化學者,展開“十三邀”式的漫談與追問。
《加爾各答、開羅
與最幸福的國度》
作者:許知遠
出版社:云南人民出版社
出版年:2024-2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作者的足跡跨越不丹、東歐、印度等地域,呈現(xiàn)了一個更多元的世界版圖,打開了看待自我與世界關系更多的可能性。
《馬六甲、檀香山以及
永井荷風的淺草》
作者:許知遠
出版社:云南人民出版社
出版年:2024-2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圍繞在馬來西亞、夏威夷等地的停留與輾轉,作者勾勒出各地在危機下的不同風貌與普通人的真實生活,并揭開其背后被遺忘的歷史。
> 左右滑動查看 <
許知遠過去十五年旅行隨筆的合集,融合了個人觀察、歷史反思與文化碰撞。
作為一位不斷追問、不安于現(xiàn)狀的知識分子,他的旅行并非走馬觀花,而是通過“人的鏈接”去探索地方的精神內核,在全球化與本土、理想與現(xiàn)實、批判與共情的張力之間,試圖尋找某種可能的平衡。
如同我們在《十三邀》中看到的那些“笨拙”而真實的對話,許知遠的魅力或許在于他的“擰巴”,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——既有深度的文化考察,也不乏個人化敘事與自我投射。
然而,正是這種矛盾呈現(xiàn)出思想的軌跡,以及在不斷的追問與行走中逐漸清晰的自我認知與時代洞察。
02.
《悉達多》
豆瓣評分:9.3
“在我看來,愛是世間首要之事。看透世界、解釋世界、蔑視世界,這或許是偉大思想家要做的事。但我想要做的事是愛這個世界,而不是蔑視它,不是去仇視它、仇視自己,我要做的是用愛、贊賞、崇敬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,看待我以及一切存在之物。”
《悉達多》
作者:(德)赫爾曼·黑塞
出版社:臺海出版社
出版年:2023-12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《悉達多》以詩意的哲學寓言,回應了我們每一個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時最深刻的困惑——關于自我、選擇、意義與成長。
古印度婆羅門青年悉達多只身離開優(yōu)渥的貴族之家,從苦行僧到富商再到擺渡人,他經(jīng)歷了塵世浮沉、河邊悟道與孤獨生活,只為尋得內心的圓融。
生命不必急于尋找終點,那些我們以為的“錯誤”與“彎路”,恰恰構成了最真實的成長軌跡。
如書末悉達多對友人戈文達說,時間不過是幻象,萬物皆在當下永恒。在這個焦慮的時代,不必急著尋找解答,也不必執(zhí)著于成為誰,只要真實地活在每個當下,活著本身就是答案。
03.
《大絲路行紀:漫游草原絲綢之路》
豆瓣評分:9.3
“長達一萬公里的歐亞大草原東起東亞大興安嶺西部的呼倫貝爾草原,繼而通過錫林郭勒草原,和蒙古的東部大草原結成一片;向西延續(xù)到準噶爾草原和哈薩克草原之后,結束于黑海—里海草原。”
《大絲路行紀》
作者:張信剛
出版社:云南人民出版社
出版年:2024-3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草原絲路上分布著哪些族群和語言?蒙古人是如何興起并馳騁歐亞大陸北部的?霍爾果斯口岸如何成為世界島的心臟地帶?……
當生活陷入瓶頸,不如去遠方看看。跟隨世界知名學者張信剛教授的腳步,一起探尋草原絲路的風土人情與地理風貌。
04.
《阿蘭布拉宮》
豆瓣評分:8.1
“那里峰巒疊嶂,斑駁的大理石和花崗巖隨處可見,灌木和樹林卻十分稀少。群峰之間崎嶇不平的地帶是郁郁蔥蔥的山谷,荒漠與園林在此爭奪領地。長久以來,人們在怪石嶙峋的谷底辛勤耕耘,最終使得無花果樹、柑橘樹和枸櫞樹結出累累果實,桃金娘和玫瑰盛放。”
《阿蘭布拉宮》
作者:(美)華盛頓·歐文
出版社: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
出版年:2024-3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從荒原曠野到園林宮殿、從摩爾人的傳說到現(xiàn)代西班牙的浪漫……知名文學家華盛頓·歐文懷著旅人的好奇,帶我們走進阿蘭布拉宮,就像走進《一千零一夜》的故事中。
這座始建于13世紀的宮殿見證了摩爾人的統(tǒng)治,也旁觀了西班牙歷史的轉折。如果有機會去西班牙,請帶上這本書,在獅子院靜坐片刻,聽風聲低語那些未被訴盡的摩爾人傳說。
05.
《被遺忘的王國:麗江 1941-1949》
豆瓣評分:8.8
“我在麗江的幸福生活,不只來源于悠閑地欣賞鮮花及其香氣,欣賞雪峰永遠變化的光輝和連續(xù)不斷的宴席,也不在于我專心于工業(yè)合作社的工作,或為病人、窮人所做的服務。幸福在于平衡地對比生活的這兩個方面,可是要使生活變得完美,必須相信我生活在其中的簡樸誠實的人們的友誼和信任。”
《被遺忘的王國》
作者:(俄)顧彼得
出版社:中國書籍出版社
出版年:2023-7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麗江曾是怎樣的一派天與地?俄國作家顧彼得記錄了他在麗江這塊神奇、美麗而寧靜的土地上九年生活工作的所見所聞。
作為中國第一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的古城,麗江的土地上遍布著雪山、大江、峽谷、森林等壯觀而秀麗的風景,未受世俗侵蝕、質樸率真的民風,更不必說原生態(tài)下麗江古城之民族、節(jié)日以及藝術的神秘與輝煌,凡此種種,無不在顧彼得的筆下一一再現(xiàn),熠熠生輝。
06.
《絲路:行走的植物》
豆瓣評分:8
“天空高而藍,像一個不可企及的屋頂。落葉撒在地上,如同鋪了一層金屑。大自然就是這樣,一棵樹的生長服從了最高的天命,而一片樹葉的飄落,也執(zhí)行了宇宙的一條偉大的規(guī)律。”
《絲路:行走的植物》
作者:沈葦
出版社:山東文藝出版社
出版年:2023-7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* 本書入選2023年度“中國好書”
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沈葦為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20種植物塑像,以雄渾的境界與靈動的詩魂,將我們帶入一座植物的殿堂,言說絲路上的這些古老精靈。
這里的每樣事物都找到了對應的象征物:熱烈的戀情、隱秘的智慧、人類的堅毅……這些代代生長的植物,以及人與植物之間的故事,向我們揭示了絲路塵封的歷史與文明記憶。
07.
《拾得人間歡喜緣》
豆瓣評分:8.8
“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,兩旁景物極美,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說:‘慢慢走,欣賞啊!’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,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,匆匆忙忙地疾馳而過,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,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。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!”
《拾得人間歡喜緣》
作者:朱光潛等
出版社:古吳軒出版社
出版年:2022-12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本書收錄朱光潛、汪曾祺、郁達夫等十四位華語散文大家的經(jīng)典名篇,從讀書、處世、旅行等方面呈現(xiàn)生活的無限可能,展現(xiàn)作家們與世界的相處之道。
當我們放下對“意義”的執(zhí)念,反而能在字里行間觸摸到生活的肌理。所有希望從忙碌中找回感知力的人,不妨在這些詩意的文字里稍作停留。
更多推薦
《俗常山海,莫不可愛》
豆瓣評分:9.3
作者:老舍
出版社:古吳軒出版社
出版年:2022-11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聽老舍聊家庭、敘生活、談夢想,看生命和世事中有趣的一面。讀者評價道:“生而熱烈,藏與俗常,心有山海,靜而不爭。還好有老舍,讓我們能在紛紛擾擾的世間有一處身心棲息之處。”
《東游西蕩》
評論人次:1000+
作者:大頭馬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團
出版年:2022-10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青年作家大頭馬游蕩世界的私人筆記,帶我們走進一場景致別樣的浸入式文字旅行。“生活是這樣的,只要你堅持出門,就一定會有驚喜。”和作者一起,在最張揚的年紀東游西蕩,在行走中尋找生活的意義。
《世間沒有白走的路》
豆瓣評分:7.4
作者:劉心武
出版社:天地出版社
出版年:2022-9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茅盾文學獎得主劉心武的隨筆集,收錄了他對人生經(jīng)歷的深刻反思與感悟。如作家所言,生命沒有哪一步是白走的,那些看似錯誤的抉擇或苦痛的經(jīng)歷,終將成為塑造自我的養(yǎng)分。
* 2021年度“中國好書”
《北緯四十度》
豆瓣評分:8.2
作者:陳福民
出版社:上海文藝出版社
出版年:2021-8
長按識別
在線閱讀
“這條地理帶與萬里長城生死相依成就了彼此,它穿過整個北中國,那是中國最壯麗的山河。”跟隨學者陳福民充滿現(xiàn)場感的歷史敘事,一起到北緯四十度走一走、看一看!
> 左右滑動查看 <
畢業(yè)啦!你打算帶上哪本書到哪里走一走、看一看?
關注廣陽區(qū)圖書館網(wǎng)站
http://gytsg.org.cn/
獲取更多精彩內容
咨詢電話0316-2630523